中新网厦门12月1日电 (杨伏山付佳萍)“早就在等待这一天了,不用办签证,通关更顺畅,来中国更方便了!”1日早上6时许,在厦门高崎边检站入境查验大厅,一位乘坐MF826航班(巴黎—厦门)入境的法国籍旅客感慨道。
高崎边检站正在查验办理免签入境手续的荷兰籍旅客。高崎边检供图
当天是中国对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荷兰、西班牙、马来西亚六国单方面试行免签政策的首日,MF826航班载客达到260余人,其中外籍旅客140余人中申请免签的上述6国旅客有100余人,占比超七成。
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,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,中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,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,对以上六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。
厦门出入境边检总站高崎边检站相关人士告诉中新社记者, MF826航班自今年7月6日开通以来,每周保持2架次运力,载运外籍旅客占绝大多数,大多为来华商务、旅游的旅客。
目前,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有对法国、荷兰、马来西亚3国的直航航班,每周保持18架次运力。
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高崎边检站已累计查验出入境外籍旅客38万余人次,查验涉以上六国外籍旅客6.9万余人次。
高崎边检站负责人表示,六国免签政策的试行,将惠及更多外籍旅客。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外国旅客大幅增长情况,该站正未雨绸缪,全力做好口岸客流密集高峰期削峰查验工作;同时,安排“同心·外语组”民警向旅客提供通关指引、免签政策咨询解答服务,确保旅客通关便捷畅通。(完)
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,11月29日,教育部在山东青岛召开首次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。会议强调,要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严肃查处违法培训行为,特别是培训机构“退费难”“卷款跑路”行为。
会议强调,“双减”工作具有长期性、复杂性、艰巨性。要不断强化校外培训法治思维,着力发挥法治在校外培训治理中的引领、推动和保障作用,使校外培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。要依法规范校外培训行业秩序,推动诚实守信合法经营,坚决打击“劣币驱逐良币”,使校外培训回归“良心的行业”。要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严肃查处违法培训行为,特别是培训机构“退费难”“卷款跑路”行为,以执法的“冷刃”,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被保护的“温暖”。
会议要求,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依法坚决将党中央“双减”决策部署落到实处。要健全校外培训执法体系,推动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联合执法机制,切实增强执法力量,广泛凝聚执法合力。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开展校外培训执法,坚持过罚相当原则,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,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。要强化校外培训执法监督,完善挂牌督办机制、公开通报机制、统计报告机制、责任追究机制,层层压实执法责任,既强化对处罚过程中滥用、超越职权等违法行为的监督,又督促执法机关积极履行职责,对违法行为“亮剑执法”,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,久久为功推进“双减”政策落地见效,依法守护孩子快乐童年。 【编辑:房家梁】